高179班 張曉婷
“網絡熱詞”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,網友們的梗更是層出不窮,讓平淡的話語交流注入了活力。如今,網絡熱司可謂是順著一條網線爬進各家各戶的年青人中,會使用網絡熱詞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趨勢,網絡熱詞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,更成為年輕人的象征。
在我們枯燥乏味的生活中,網絡熱詞使我的生活變得有趣,但我認為,有些網絡熱詞不應大量出現在群眾視野中。那些負能量、有辱罵傾向的所謂熱詞,將有些人拘束在這個標簽中甚至無法擺脫。
中華文化本就博大精深,一些文字重新組成詞語,會給我們帶來新鮮感,讓平乏的詞高頻使用起來。那在竄改本身詞意的同時,是否違背了中華文化呢?有那么一群人,拿著自以為很搞笑的詞,靠著網絡給許多青少年帶來不利影響,贏得他人追捧。有趣固然重要,但倘苦觸碰底線,那么這個熱詞便岌岌可危。雖然粗壯的樹干很堅固,巨人的肩膀很寬闊,但總有一天樹干會斷裂,巨人會倒下,這所謂的熱詞便會因受到外界束縛而不復存在。
我們總以為“跟風”追捧熱詞很時尚,殊不知有些詞的本身意義也很時尚。那些看似有趣,實則暴露本性的熱詞,總會讓我們以為自己走在潮流的頂端。我們告訴自己:“其實我很有趣”,殊不知,依附于網絡熱詞只會讓我們大眾化,必然是不好的。
“玉在山而草木潤,淵生珠而崖不枯”,韜略藏于胸中,智慧必會顯露,若無內在,而空有其表,終究只是凡夫俗子。
腹有詩書氣自華,這是古人對我們的期許,作為青少年的我們,更應該心中有夢想,腳下有行動,用屬于自己的詞,書寫自己的青春。
網絡熱詞固然有趣,但不能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