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4班
馮嬋媛
尼采說過:“每一個不起舞的一天,我都覺得是虛度。”作為當代青年,我們難道不應該做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事情,來充實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嗎?而在疫情期間大學生做出的無意義的事;在靈隱寺拜佛祈福的這些行為,都是“躺平”。沒有奮斗和努力,沒有充實和意義。
不過,在清華大學的新年聯歡會上,保潔員邢國芹僅憑一己之力,使得臺下掌聲雷動,這才是真正的充實生活,奮發向上。
吾輩青年,應當有為祖國事業奮斗和付之心血的精神。
“人生自古誰無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為國之棟梁,而不是平時躺平,卻在危急關頭拜佛祈福。黃旭華幾乎用盡了自己半生的心血,只為制造出自己所研發的核潛艇,從青絲到白發,最終成功了。這不正式值得我們學習的奮斗精神嗎?
吾輩青年,應當有敢于拼搏,堅持自我的力量。
“到中流擊水,浪遏飛舟。”堅持不懈,永不氣餒,是青年應有的品德。徐夢桃在三十多歲登上2022冬奧會的賽場,以一個難度系數極高的動作一舉奪冠。那是因為在她即將放棄時,她爸爸對她說“再堅持一下”,于是她成功了。這不是我們感嘆的堅持不停息的拼搏精神嗎?
吾輩青年,應當有遵從本心,不為世事干擾的精神。
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”我們不應該為別人的,話語和行為所困擾,應遵從本心,做自己的事。在港珠澳大橋修建時,中國的工程師曾被西方國家嘲笑,并提出了高價來提供修建方法,曾出口“中國一定制造不出來”這一狂言,但是中國的工程師卻沒有聽信而是刻苦鉆研,最后建成了連接三地的港珠澳大橋。
與之相反,大學生們在宿舍的行為和到處拜佛祈福卻顯得隨意,平常生活中的躺平使得關鍵時刻沒有辦法,那為何不一樣這些英雄的精神呢?
作為當代青年,我們應“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”,而不是“躺平”,做無意義的事。
尼采說:“我的靈魂平靜而明亮,宛若清晨的群山。”青年一輩,應像鯉魚一樣一躍龍門,像高山那樣挺拔,像雄鷹那樣與欲群山之巔。不能讓躺平這一習慣走訪于我們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