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領導、同事:
大家下午好,我是高二語文組的張偉娜,我來到鳳華不到兩年時間,作為一個新人,教學經驗遠遠不如在座的各位豐富,談起語文教學經驗實在不敢談分享,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談談對語文教學的感受,不當之處,歡迎各位同事批評指正。
我認為語文教學與其他科目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更強調學生的感受性,需要學生真正將自己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,體會其中的情感和韻律。因此,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,在教學中更應該貫徹好“以學生為主,以自學為主,以讀書為主”的理念。
一、以學生為主。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,在課堂教學中,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,教應為學服務。“學起于思,思源于疑”,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,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,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學習的需要,也才可能獲得新知。“小疑則小進,大疑則大進”,發現問題提出來,既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,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。每一個問題就像鉤子一樣勾住學生的好奇心,讓學生將學習變成一種自覺自愿的心里渴望,由“要我學”轉變成“我要學”。因此無論在導學案的編制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,我們都要重視學生的疑問,要根據學生的疑問調整教學內容,這樣才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二、以自學為主。這與我校開展的”自主三步,激情六環”教學模式相一致。在課堂上,以學生的自學為主,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權。在導學案的引領下,學生自行思考,小組討論,老師只需給予適當點撥和評價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,學生經常能夠帶給我們驚喜,提出一些預設之外的新思路。學生其實可以很棒,只是在以前的課堂上,老師不敢放手,怕學生自己不能完成任務。相信這樣的自主學習不僅帶給學生知識上的收獲,更多地是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。
三、以讀書為主。《語文課程標準》中提出,“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”,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,只有反復閱讀才能理清文章內容,深入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,感悟作品的思路,體味語言文字的優美。閱讀是寫作的基礎,寫作在語文考試中占據較大比例,而提高寫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,一方面可以積累有用的寫作素材,另一方面可以從名家名篇的作品中學習借鑒好的寫作方法。現在學校開設的閱讀課正是為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好的平臺,相信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必然能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帶來幫助。